吴尊友谈社会层面不断查出感染者(吴尊友有重要提醒)
吴尊友详解为何社会面一直有感染者,他是如何解读这件事的?
社会面为何一直有感染者吴尊友详解如下:一是感染者处在检测的“窗口期”,即他/她刚刚感染新冠病毒 ,在核酸采样时,还没有开始向体外排出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为“阴性 ” ,即假阴性,并留在了社会上,由他/她造成的传播,就形成了新的社会层面感染者 。
吴尊友介绍 ,7月22日,大连最早报告新冠肺炎病例,包括3个确诊病例和12个无症状感染者 ,如此大比例的无症状感染者说明疫情刚发生就已被捕获。随后大连市立即开展核酸检测,发现了更多的无症状感染者。后续的新增确诊病例基本都是无症状感染者转化过来的,由于隔离及时 ,对社会没有太大的传播风险 。
反复从社会层面筛查出感染者,主要由以下几种可能的原因:一是感染者处在检测的“窗口期”,即他/她刚刚感染新冠病毒 ,在核酸采样时,还没有开始向体外排出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为“阴性” ,即假阴性,并留在了社会上,由他/她造成的传播,就形成了新的社会层面感染者。
吴尊友称警惕新冠患者“间隙性排毒”,什么是“间隙性排毒”?
1 、对于间隙性排毒吴尊友是这样说的 ,有些感染者不是持续地向体外排出病毒,而是间隙性排出病毒,感染者在做核酸采样的那个时点刚好不排毒。也就是说吴尊友所表达的间隙性排毒意思就是说这个患者是隐匿性传播者。
2、四是间隙性排毒 ,有些感染者不是持续地向体外排出病毒,而是间隙性排出病毒,感染者在做核酸采样的那个时点刚好不排毒 。
3、吴尊友表示新冠肺炎本身有着窗口期 ,有些地方的核酸检测的采样也存在质量问题,所以才会源源不断检测出相应的感染者。因为上海地区的新冠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所以很多社区的居民已经逐渐恢复了正常生活。在此之后 ,上海地区依然会出现零星的新冠感染者,有些感染者本身也属于漏检的情况 。
4 、吴尊友说从思想上做好与新冠长期斗争的准备,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理解:第1个层面是新冠病毒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可能消失 ,人们要学会与它共存。不仅是吴尊,包括国内的其他一些医学专家教授也说了同样相似的话,新冠病毒在短期内不可能消失,因为它处于一个变化当中。
5、吴尊友称新冠病毒变异是常见事件 ,新冠病毒变异不仅能够加强其传播力度,而且加强传染会导致我们的疫情防控压力增大,同时治疗压力也会变大 。
6、如果真的病毒长期存在 ,该有一套人人都该遵守的行为准则,为自己,为他人 ,为我们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行。如果说在思想上和心理上进行防控,疫情会很快消散。面对国际上汹涌肆虐的新冠病毒,人类或许显得渺小和无能为力 。但是 ,只要我们从自身做起,点滴坚持,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够战胜病毒。
中国是否还有漏网猴痘病例?吴尊友微博发文5点建议预防感染
1、考虑到西太平洋区域目前仅有澳大利亚 、新加坡、新西兰3个国家达到5例以上 ,在重庆报告 “首例 ”猴痘病例之外存在漏网病例的可能性非常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虽然目前可能没有漏网的,但不代表将来没有漏网的 。
2、首先医学专家也给出了很多预防措施,比如在特殊期间不应该与外国人有过分的接触。因为现在的猴痘病毒都是出现在欧美地区 ,当外国人来到中国地区之后。很有可能会将病毒也携带至中国内部,如果中国居民没有注意好安全距离,那么很有可能会导致感染猴痘病毒的情况。做好个人卫生 。
3 、除此之外 ,在公共场所一定要正确的佩戴好口罩,保持安全距离,尽量不要去人员密集的场所活动。不管是在饭前还是便后 ,都要记得将自己的手仔细的清洗干净,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虽然猴痘病毒目前并没有专门的疫苗,但是由于它和天花病毒比较相似 ,所以接种天花疫苗同样有的预防的效果 。
4、根据中国疾控专家吴尊友表示新冠疫情防控的外防输入措施,为防止猴痘疫情输入,发挥了重要的保护屏障作用。这次重庆报告猴痘病例就是在新冠防控入境7+3隔离过程中发现的。吴尊友进一步解释道 ,猴痘的潜伏期为5-21天,多数为6-13天 。
5、这一点和预防新冠病毒是存在着相似之处的,因此建议大家现在外出的时候一定要持续佩戴口罩。其次就是不要和感染的人或者是动物接触,猴痘它不仅是在人之间传播 ,在动物之间也是会传播的。而且一些人感染后到最初都是被动物给传染上的,所以大家要避免接触感染的动物和人的患处渗出物 。
发表评论